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园-农耕文化故事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园 农耕文化故事 ![]() 久居城市水泥森林 你有多久没有闻到过泥土的气息? 身处快节奏的时代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了? …… 跟随我们的脚步 来到“广东省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和客家文化传承区” ——梅州五华 一同探寻这块土地的前世今生 还原一个关于“富硒丝苗米”的故事 广东省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和客家文化传承区 ![]() 广东·梅州·五华 纬度北纬23°23′~24°12′ 东经115°18′~116°02′之间 常年平均气温19℃~27℃ 五华历史悠久,人文积淀厚重 是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乡,也是原中央苏区县 古时称为“长乐台”、“长乐镇”、”长乐县“ 后因为孙中山批示改名为“五华” 一百多年来被誉为 “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工匠之乡” 物华天宝,富硒沃土蕴养丰富美食 五华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这得益于大自然的特别恩赐 纯净的水源、富硒的农产品等 五华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古代称为中国酿酒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现有长乐烧米酒、琴江香米、客都米、农家香米等 10多个闻名全国的优秀农业品牌 五华县境内的土壤是 富含有机质、硒、锌、钙、铁等 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的肥沃良田 其生产出的粮食、蔬菜、水果等 都不同程度含有这些微量元素 长期食用富硒食物,有益人体健康长寿 好米知五华 粒粒自鲜香
米粒具有洁白晶莹,油质丰富 成饭香气浓郁、柔软等特点 从汉朝起,五华县开始种植水稻 至今已有2000多年 前不久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百家手信(丝苗米)名单公布 五华县大昌粮贸发展有限公司的“客都香—象牙香米” 从71款丝苗米产品中脱颖而出 五华县种植的稻米为何能获得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百家手信(丝苗米)荣誉 我们带着一份敬佩和好奇 走进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五华县 牢记农耕历史,传承农耕文化 风雨2000年,传承与发展的农耕文化 石屋,石磨,石井,石板路 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五华县 东南界丰顺、揭西、陆河 西南接东源、紫金 西北邻龙川,东北连兴宁 整个县域随处可见的农田 犹如一座农耕文化博览园 穿梭农田,轻抚水稻 硕大饱满的稻谷在指尖划过 仿佛时光倒流,重回上古年代 五华县虽然历史悠久,但整体保存完好 一田一稻都充满生活气息 让人不由脚步放缓,语气缓和 感受慢生活的惬意 来到五华双华镇虎石村 这里有着延续数百年的农业祭祀 虎石村位于五华县双华镇北部的丘陵地带 这里村落山峦起伏 离虎石圩不远处的贵水塘 有个小山坡 山坡上有一座占地约10平方米的庙宇“五谷凸” “凸”在当地读作“墩” “五谷凸”里面设有神农氏炎帝雕像 虽然神像只有几十厘米高 但是眼睛炯炯有神 望向虎石河 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日这一天 村民在族长的带领下 来到“五谷凸”奉上供品祭拜神农 当地村民说 炎帝神农祭祀是虎石村非常重要的民俗活动 从明末清初开始 几百年来世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在希望的田野上,种出乡村振兴的未来 ![]() 在金秋的稻田地里 一望无垠的金色稻田,大美无言令人沉醉 稻米的芳香、饱满的稻穗,内心平和而丰盈 劳作和丰收的喜悦 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未来 当地农民严格遵循自然规律 采用环境友好种植模式 绿色、有机种植等 以返璞归真的耕作,保留五华丝苗米的质感纯净 全县丝苗米种植面积约31万亩(两造) 年产量8万多吨 五华农民怀抱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将中国人骨子里的勤劳发挥到极致 这样的劳动者,值得大自然最精致的回报 粒粒皆辛苦,颗颗请珍硒 五华丝苗米不仅可以充饥而且含丰富的微量元素 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多种有益物质、各种微量元素 五华丝苗米营养丰富 蒸饭煮粥均可 敬畏自然,回归人与土地的美好关系 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一份绿色之礼 可以建立起人与人、人与食物、人与自然的美好关系 “五华丝苗米产业园”致力于打造是: “全省富硒丝苗米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引领区” “现代高效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五华生态产业富民强镇与乡村振兴样板区” 同时,我们依然坚信用文化为乡村经济发展赋能,稻谷也能变黄金 用最柔软的力量,带来最深远的改变 让好物继续源远流长 五华县丝苗米产业园·后记 ![]() 盛宴不是昂贵的繁华 而是内心深处最朴实的满足 没有非去不可的饭局 只有一去不返的时光 学会好好吃饭,也就学会了好好生活 五华丝苗米产业园,敬请期待! |
|